日本关东电化工厂爆炸,或将引起半导体行业震荡

日期:2025-08-15

8月15日消息,当地时间7日凌晨4时30分左右,日本关东电化涩川工厂向消防部门报告称“工厂内发生爆炸”。


图片


据警方和消防部门称,爆炸导致工厂部分区域发生火灾,约4小时后火势被扑灭,但一名20多岁的男性员工被送往医院,随后死亡。此外,一名40多岁的男性员工也因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。


关东电化作为全球第三大NF₃供应商(产能3700吨/年),此次事故导致其短期无法恢复生产,预计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直接冲击。


该公司表示,发生火灾的建筑物是用于生产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使用的“三氟化氮”气体设施,目前警方和消防部门正在调查详细情况和原因。此外,预计将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。关东电化负责人表示:“对周边居民造成不便和担忧深表歉意。我们将查明原因,努力确保生产安全稳定。”


图片


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是全球领先的含氟电子化学产品制造商,主要生产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四氟化碳、六氟丁二烯、三氟化氮、六氟乙烷和三氟化氯以及六氟化钨等电子特气。此次发生事故的日本涩川工厂主要生产三氟化氮、六氟化钨和六氟丁二烯等蚀刻气体。


作为集成电路、液晶显示面板、光伏、LED等电子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支撑性原材料,电子特气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市场需求的半导体材料。而三氟化氮作为用量最大的电子特气,自然成为了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


目前,国外主要三氟化氮生产企业包括SK Specialty、韩国晓星、日本关东电化和德国默克等。而国内市场上,不但有中船特气、昊华科技、南大光电等头部企业,以广钢气体、和远气体、福建德尔、绿菱气体、裕隆气体为代表的厂商也纷纷重金入局,发力三氟化氮项目。


根据市场数据,全球主要三氟化氮生产企业现有总产能约5.73万吨,而规划新增产能高达6.51万吨(‌注:新增产能达产存在不确定性‌)。如果新增规划产能全部落地,全球总产能将突破11万吨(约11.64万吨),较现有规模实现‌翻倍式增长‌。


图片


然而,与产能狂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需求端的乏力,供需失衡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凸显,直接引发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行。


这一行业困境在企业经营中已清晰显现:中船特气在年报中坦言,2024年以三氟化氮为代表的成熟产品竞争加剧、价格下滑;南大光电也在年报中提及,“三氟化氮产品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,积极抢占市场,以弥补价格下行的不利影响”,行业整体盈利空间正不断收缩。


与此同时,头部企业积极通过‌拓展海外市场‌破局。以中船特气为例,其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直接切入国际市场,据公司内部统计,三氟化氮全球覆盖率已达65.03%,不仅在新加坡美光、台湾南亚科技、台积电(日本)等实现批量供应,更多年来稳定供应海力士、英特尔、英飞凌、格罗方德、LGD等国际知名客户。


尽管降本与出海双管齐下,三氟化氮市场的价格战仍在加剧,甚至陷入“越跌越产、越产越跌”的恶性循环——企业为摊薄固定成本不得不持续扩产,而新增产能又进一步压制价格,形成难以打破的行业困局。